您当前的位置:您当前的位置 : 长城网 >> 河北频道 >> 专题库 >> 专题新闻

李玉平

来源: 长城网 作者: 2016-08-11 10:51:09
【字号: | | 【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(默认色)

  失联!失联!失联!他与外界中断联系4天,孤立无援,却不等不靠,组织仅有的3名养路工,靠现有的工具和设备,连续奋战了4昼夜,清理泥土沙石5000方,将14公里断交路段抢通。他——就是井陉县公路管理站张河湾养护中心主任李玉平。

  96小时的艰难战斗

  2016年7月19日至20日,石家庄市连续出现强降雨天气,全市干线公路大面积受灾,西部山区井陉更是多处公路出现路面、路基、桥涵冲毁、山体塌方等地质灾害。

  在李玉平管养的26公里的平涉线南线,其中朱会至赞皇界14公里的路段也出现了大面积山体塌方和泥石流,道路断交,一连4天,与外界和单位领导完全失联。李玉平和另外3名养路工得不到上级指令,没有外援,但他们没有消极等待,而是自发组织起来,全力加紧抢通灾毁路段。

  他们每天从早晨5点一直干到晚上八九点钟,饿了就啃几口干粮,喝点水,困了累了就席地小息一会儿。利用紧急租来的一台铲车,以及手中有限的工具,经过96小时的连续拼抢,终于在22日将断交路段抢通,尽快恢复了道路畅通,确保汛期道路安全畅通。

  “用心养好路就是积德行善”

  在李玉平的养路生涯中,出现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止一次。1996年7月,井陉县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。当时他们管养的路段出现了多处塌方,过往车辆被困。同样,当时通讯受限,在无法与站领导取得联系的情况下,他毅然拿出自己的工资,高价租用机械自行清障,保证了在较短的时间恢复公路通行,滞留司机和沿途群众都向他竖起了大拇指。

  李玉平最常念叨的一句话,就是“用心养好路就是积德行善”。这也是他三十年如一日,不计报酬、不计代价养路护路的源动力。为了这朴素的信念,他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汗水。

  工友们给他起了个外号,叫“拼命三郎”。为了保畅通,李玉平干起工作来真是拼了命。他管养的路段,属于通往苍岩山、锦山等景区的旅游线路,是全站养护里程最长,地质结构最复杂的路段,沿线崇山峻岭、深沟险壑。在此路段工作,根本没有节假日,特别是2008年井陉县提出建设省会西部生态经济强县以来,他们的任务更加繁重。为此,他给自己定下了一条铁律:每天巡路一次,不管风雨霜雪。不知不觉中,这条铁律由自制逐渐变成了自觉,由自觉变成了习惯,由习惯成为自然。

  搞公路养护最难的不是费心出力,而是处理地方关系。公路连着千万家,过村路段的情况最复杂。尤其是垃圾清理,过村路段的村民常和他们“打游击”,反反复复,很难管理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李玉平经常和村干部一起交流,请各村干部在喇叭上多多宣传,并把垃圾管理列入全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目标,较好地解决了垃圾乱扔问题。

  退休不退志

  李玉平1980年参加工作以来,在公路养护岗位上已经干了30多年,6月份就到了退休时间。退休不退志,在30多年的公路养护工作中,他始终默默无闻,兢兢业业,尽职尽责,辛勤劳作在公路养护一线,确保列养路段的安全畅通。尽管从2014年他当上了张河湾养护中心主任,但仍与大伙儿一起摸爬滚打,他们所在班组连续10年被评为先进道班。

  刚参加工作不久,李玉平经过刻苦磨练,逐步学会了巡路、拉料、剪草、砌挡墙和清路障,熟练掌握了公路养护管理“十八般武艺”,成为行家理手。不仅如此,李玉平和工友们还积极开动脑筋,给路边荆条“理平头”。经过多次实践,他们在平涉南线2公里的养护路段内,修剪出一片整齐的荆条,远望一条线,近看一片片,成为井陉公路养护方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
关键词:美丽河北,最美河北人

责任编辑:段涛

相关新闻